惊蛰过后是什么节气(惊蛰过后是什么节气了)
惊蛰过后是什么节气:春分 惊蛰节气之后下一个节气是春分,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。二十四节气之一,……...
立春的来历 | |
1 | 天子再此日发布德施惠令 |
2 | 举行鞭春之礼 |
3 | 鼓励农耕,发展生产 |
4 | 作为春季的开始 |
立春的来历和意义
我国自古为农业国,春种秋收,关键在春。民谚有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说法。旧俗立春,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,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。天子要在立春日,亲率诸侯、大夫迎春于东郊,行布德施惠之令。《事物记原》记载:“周公始制立春土牛,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。”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,意在鼓励农耕,发展生产。自秦代以来,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。
立春的风俗
1、迎春
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,事先必须做好准备,进行预演,俗称演春。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。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,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。立春后,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喜欢外出游春,俗称出城探春、踏春,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。
2、送春
立春这天,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,称为“春牛”,送往各家各户,谓之“送春”。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,黄色代表土地,春牛代表农事。
3、贴宜春字画
春天到了,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,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。据记载:立春日,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,字称“宜春字”,画称“宜春画”。
4、籍田礼
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,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,这是后世“团拜”和“贺年”的一种雏型的仪俗。
5、糊春牛
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,按传统的作法,由县政府(县衙)聘请纸扎能手好匠,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,精心制作春牛图像。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,用春木做腿,再糊上纸,涂上颜料,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。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,当年就“五谷丰收”;糊上黑色纸,当年收成不好。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,以得民心。春牛糊好后,举行开光点睛仪式,即设立香案,顶礼朝拜。
6、鞭春牛
鞭春牛又称鞭土牛,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,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,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,以抢得牛头为吉利。
7、吃春饼、春卷
立春这一天,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、春卷一俗。据《四时宝鉴》说:“立春日春饼、生菜,号春盘。”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,以豆芽、韭黄、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。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,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。
8、咬春
立春这一日,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,叫做咬春。因为萝卜味辣,取古人“咬得草根断,则百事可做”之意。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,立春这天要吃春饼,吃春饼就是咬春,也有叫吃春盘的,这一日从一大清早,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:萝卜赛梨。那时候,再穷的人家,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。
惊蛰过后是什么节气:春分 惊蛰节气之后下一个节气是春分,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。二十四节气之一,……...
三伏天末伏还热。三伏天即使进入了末伏也还是会很热,末伏才刚刚立秋,秋老虎还很凶猛,燥热一点也不会比……...
三伏天是几月份: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,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统称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。每年三伏天出……...
2017大暑是几月几日?2017大暑是什么时候? 2017大暑时间:2017年7月23日。 大暑习俗 大暑喝暑羊 “喝暑羊……...
2020年惊蛰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:3月5号10点56分 惊蛰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“蛰”就是“藏”的意思,冬天到了……...
2020年大雪节气是几号:12月7号,星期一 2020年大雪的时间是2020年12月07日,星期一,这时候天气可能会……...
立夏热还是立秋热:立秋 虽然立秋是秋季节气,但是是一个过渡节气,其实际温度和大暑节气相差无二,温度还是很炎热,立夏节气虽然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,但是温度却很是宜人,所以,一般来说,立秋的温度比立夏要炎……
冬至的别称介绍 冬至也能叫做什么? 冬至,又名冬节、大冬、亚岁、小年、履长节。冬至的起源悠久。人们将冬至称为小年,是因为周代建子,以十一月为正月,是新的一年的开始,秦汉又续沿其制,这个观念一直流传到今……
白羊座: 本周白羊们要多放点心思在家里,整理好家居,和家人多互动,加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。桃花方面,有时候如果太主动,反而会吓到对方,试着和对方相同频率。事业上,记得若是受到上司职责,有时间释放不好的……